圖、文/ 卡塔文化  陳若琳  林秀慧

現代化的環境為求簡便快速,發明了許多方便的器皿解決外食不方便隨身攜帶餐具的困難,因此,保麗龍塑料類的餐具大行其道,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卻也造成環境無法自然吞吐這些塑料垃圾而讓河水、海洋、土壤生態循環遲滯及匱乏,在奇美部落的溪邊生活課程中,運用自然素材信手拈來皆可使用。但,需要對環境植物與傳統技能皆有基礎認識之下,才能有此「 信手拈來」的能力唷!既然是要能在溪邊烹煮食物,而不攜帶烹煮器皿及餐具可要活用環境智慧了!

雖說阿美族的男子不需要織布,但也是練就一身編織的好功夫啊!「編織」能力的完備涵括了採集材料、整理材料與製作物件,編織物件從大的傢俱到隨身的揹籃都有,對阿美族的男性來說可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卡造老師像似要去養牛一樣,載了一車子的茅草、檳榔樹葉 ……等植物葉片,招呼了學員到車邊開始示範接下來的課程將會使用到的器具-「魚湯包」、「湯鍋」 、「條根」……等等。卡造老師幽默的說:沒辦法讓妳們從採集開始的原因,是因為採集五節芒容易有蛇出沒,採集檳榔樹葉要會爬樹,看樣子學員們是困難的,所以沒辦法讓大家跟囉!

檳榔葉鞘製作的湯盒、湯匙、湯瓢裝盛器具,是在河邊野地烹煮石頭
火鍋的必備器皿,趁著剛採下的檳榔葉鞘還濕軟的狀態,經過簡單的褶曲工法,就成了能裝湯的 天然器皿及餐具。果然顯現了阿美族的工藝美學在於「形隨機能」走的思維,卡造老師將檳榔葉鞘的湯盒分為用於清洗石頭炭灰、清淨、料理3種使用方式,避免炭火的灰渣污染的魚湯的美味。

老師們將先前學員們在河邊撿拾的麥飯石檢查品管篩選,將可用的石頭放置在九芎木燒的炭火內加熱,直到石頭變成火紅狀態,過水清洗炭渣後,再轉入預定的湯水 內藉著石頭的熱度將水煮開滾沸騰,再迅速的將小魚小蝦放入湯中,直到煮熟才將續的將石頭取出,加上些許調味,一鍋鮮美的石頭湯就完成囉!

在現今環境中,為了訴求環保精神而使用紙餐具,但又在紙餐具的需求大量使用之下,對於紙的原物料需求也大增,造紙的源頭卻也成了大片的森林遭受砍筏的惡 果,工業化生產與快速便利的要求,讓商人昧著良心使用毒溶劑擦拭紙製餐具,一連串生態鏈的惡性循環,始之於貪求便利的「得來速」思維。

在重新追求「從土地取得使用最終要回歸到土地的環抱中」的環保核心價值,阿美族的與石頭野餐的生活烹煮方式以及環境餐具的製作法則,或許能帶給戶外郊遊烤 肉者更多的思考與想法,透過對植物、環境生態的知識學習,善用環境周邊能提供的材料,減少工業製作的環保餐具使用量,同樣的也減少運用人力清理垃圾的社會 成本與環境無法吞吐垃圾的負擔,也創造環境教育的知識活用於休閒旅遊的生活中,也是一本多源的生活創意元素呢!

「魚湯包」是由五節芒等茅草為製作材料,運用基本疊一壓一的技法編作而成,收尾時在四個角落束起,並用其中幾葉五節芒作為綑紥使用,形成一個小袋狀,用來 盛裝捕獲的大大小小不同魚,好讓在煮魚湯時,魚肉不會因為滾水翻攪而散亂在湯裡,保持魚肉的完整與鮮美。同時在戶外行動時,對於許多餐具的攜帶是非常不方便的,五節芒的應用不單是煮魚的好方法,同樣也是做置放美食的餐盤方法之ㄧ,節能又能保持魚肉的鮮味,食用完之後,也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

既然是要能在溪邊烹煮食物,而不攜帶烹煮器皿及餐具可要活用環境智慧了!

 
圖文/卡塔文化工作室 林秀慧 

初次拜訪奇美部落做工藝田野學習,對於生活於此的族群能有深刻的認識,傳統生活空間的探訪與學習是一步重要的功課,在傳統屋裡,聆聽族人發生的生活點點滴滴,也是最容易認識這族群的特殊文化風貌的方式。阿美族的傳統社會組織形塑了居家空間的建物座落與內部生活空間分配,家屋、工作屋(廚房)、穀倉、飼養空間到公共空間的聚會所,皆有其男女分別使用規範與禮儀,部落蔣老師就提起如工作屋,有些是僅限男生可以使用,女生不必前往忙碌的空間唷!

傳統住屋所使用的素材由原木做主要的樑與柱結構,樑柱交錯之間以較粗的竹材為支架,屋牆則使用箭竹,屋頂則以茅草覆蓋至少5層方能阻斷雨水滲透,屋內則以黃藤條編綁成為大通舖,材料並列綑綁透氣通風冬暖夏涼,綑繫的繩材則以黃藤作綁繩,特殊的交疊編織工法緊密且牢固的將整棟建築綑紮穩固,讓人為之驚嘆如此自然工學可耐得住台灣地形氣候的考驗,奇美部落族人的智慧真不簡單!

「既然是自然素材搭建的,就會有使用的壽命與期限。」蔣老師跟大家說著奇美部落家屋的文化傳承法則,透過整修家屋的時間,將取材技術與建築工法傳承給下一代,好讓每個結構與組件的傳統知識都不遺漏的保存。

同行的夥伴們打趣的問「這麼大的家屋裡面沒有隔間?那怎麼傳承下一代啊?」,阿美族人天生的風趣及懂得妥善安排與替需要的人考量,在以前傳統的生活中,家中的長者會顧念新婚的夫妻情感與傳宗接代的需求,會故意安排夫妻2人提早出門一同前往田裡工作,好讓新婚夫妻有2人相處的時間,因此,阿美族人總是有著許多相傳田中「打陸岸」(工寮)的生活趣事,在茶餘飯後閒聊。

長型的家屋開有3個門,每個門的功能和意義也不同,蔣老師說:人走進的門和走出的門與方向皆有規定,不能擅自從不一樣的門進出容易觸犯禁忌,容易讓他人察覺家規不嚴使人看笑話!

「從傳統家屋中很難察覺是否有門禁?沒有鎖!會不會擔心偷盜問題?」早期原住民部落的族人自律甚嚴,少有偷盜之情事發生都是夜不閉戶,食物與家中物品的擺放與收藏皆有其自家的法則,蔣老師說:「一家人的東西,爸爸有爸爸擺放的地方,媽媽不可以去翻動!當然,媽媽也有自己放東西的所在,爸爸和孩子都不能自行去挪移!」原以為老師只是很單純的僅單指物品,沒想到連食物的存放也是父母有別呢!這點倒是讓許多學員想起自己的家規以及部落的規範,相互交換了意見。原來,無論是否為原住民族都曾被教導「不是你的東西,不能隨便亂拿!」這條共通的規則,包含到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範圍不可擅自使用與耕種,不在自己土地內的動物和植物不得狩獵與摘取,而在現代社會中,似乎很少看見還遵從規矩的人。

奇美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善用自然所給予日光、風、火、木、竹以及人的恩賜,家屋中距離入門處有火炕,炕上掛著大竹架,架上擺放著可藉著薰烤乾燥的素材與食材,一本多用的思維,不但可讓夜晚寒冷的家屋添上些許溫暖,還能藉由火的微熱,將預備使用的材料薰烤減少蟲害,也讓原物料或是使用過的器物更加耐用持久,讓能源一絲都不浪費。

大自然之所以生成氣候環境與地貌,自有巧妙的安排,奇美部落族人運用天然資源和傳統智慧集眾人之力所發展出來的建築,定通過其存在環境的接納與衍生永續的存在價值考驗而成,或許在未來的族人能活用傳統知識創造一個具有在地風格,綠能效果良好的現代家屋,有別於現行封閉的水泥建築無法還原於土地循環的機制裡。

奇美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善用自然所給予日光、風、火、木、竹以及人的恩賜,家屋中距離入門處有火炕,炕上掛著大竹架,架上擺放著可藉著薰烤乾燥的素材與食材,一本多用的思維,不但可讓夜晚寒冷的家屋添上些許溫暖,還能藉由火的微熱,將預備使用的材料薰烤減少蟲害...
 
圖文/卡塔文化工作室 林秀慧

奇美部落位在海岸山脈秀姑巒溪中點高山上的阿美族群,山林資產豐富、對文化制度持守嚴謹、鮮少外人打擾的村落。阿美族的工藝因生活所需的器皿,沒有繁複的花紋,卻有極簡的線條與材質交疊紋理美感。

奇美部落文物館中典藏了許多在這部落生活而產生的器具,因制度所形成的服裝與身份穿著特色,還有因環境的改變而衍生出許多工具及傢俱的材質應用…等等,從溪邊和山野的漁獵和交通工具到廚房內的烹煮調理器具,從祭典儀式到服裝配件的穿搭,從建築空間到族群的規範與禁忌,將奇美部落文化制度和生活環境建構了獨 特生活美學。

這次學習的文化主題課程,我們在文物館內聆聽蔣老師說著早期奇美部落的方式器物使用與材質,察看阿美族群的器物製作觀點似乎跟工業設計所講究的「形式隨機能」工學、美學之人因設計發展如出一轍,唯有工業設計中所追求的「以機械力取代人力」則相去甚多。製作的目的以改善生活機能為基礎,因時節而就地取材,因需要達到耐用程度而儲備材料,讓器物更持久使用的收納法則及前製燻、燒、烤作業,延長使用期限珍惜資源的獲得,換取適當的經濟來源。從捕魚蝦的魚簍物件上看見機能性之外,更透過手藝的編織與削、刨的處理工法,顯現出質材的紋理與造型美感,簍身的籐材間隔中,還有族人對環境留著濃濃的尊敬及永續經營的態度。

經過工業時期到商業時期的環境改變,阿美族就地取材的傳統生活美學也在青年外流、環境轉變的日常生活中技術與取材的傳統知識傳承不易而中斷,在文物館內仍可看見許多簡單造型的器具如湯匙、竹水筒、茶杯、陶壺器皿…等等保存文物呈現出當代極簡式工學美感。奇美部落的耆老們將日益在部落中顯少出現的運用材質的自然原理製作等相關工藝技術,於祭典進行時列為訓練的項目之ㄧ,以繼續傳承相關器物的取材、製作到使用的文化知識與技能,除了延續部落獨特的文化儀式之外,在祭儀中使用的器皿更成為阿美族文化與這族群中美學重要的一部份。

簍身的籐材間隔中,還有族人對環境留著濃濃的尊敬及永續經營的態度。
延續部落獨特的文化儀式之外,在祭儀中使用的器皿更成為阿美族文化與這族群中美學重要的一部份。